电商的红利让人眼红。大大小小的商家,都在电商平台中挤破了头。在入驻平台的这群商家中,有些是运营转行,而有些则是小白。可无论是老手还是小白,熟悉运营规则、掌握运营策略都没有那么容易。
现在主流的电商平台,诸如淘宝、天猫和京东一类,规则更新的频率之快、违规处罚的力度之大,都让商家的生存倍感压力。尤其是今年新电商法的出台,对刷单、删评价等行为的严格化,店家想要投机取巧,后果难以承担-
淘宝代运营。
既然在这种高危的平台环境下,又面临着流量趋于饱和、平台获客困难的窘境,作为商家的我们,又该如何调整策略、重整旗鼓呢?
1、让消费者“流连忘返”
在互联网+时代,流量入口有很多,但电商平台绝对不归于其中。电商平台并不能直接带来收入,交易才是他们的主动赢利点,而更大的流量一定能带来更大的交易量。这也就决定了,电商需要一直引流,甚至不停的去购买流量。
本身,各大搜索引擎、社交平台和APP等,都在不断的争抢用户,况且它们的盈利机制就是靠流量变现。而不是流量入口的电商,在流量已经接近饱和时,好不容易吸引进店的每一个流量都异常珍贵。调查发现,消费者的注意力非常分散。90%的人不断切换设备,40%会参考多种渠道,通常大家要经过13个渠道,才能最终达成决策。所以做电商,留住顾客是转化的关键。
留住顾客也就是增加访客黏性,主要体现在页面停留时间和访问深度上。店铺产品的吸引力决定了页面停留时间,这一指标对新品第一周来说尤其重要。想要延长页面停留时间,第一要做的就是精准引流。毕竟,只有对的人,才会省去不必要的啰嗦。
2、发展回头客
不要小觑回头客的影响力。回头客对店铺转化率的提升有很大帮助。想要发展回头客,首先需要买家对店铺有认同感。现在的电商不能打价格战,在价格上的优势,网店和实体店已经相差不大。真正让消费者决定购买的,往往就由产品的理念、卖点、价值、服务等决定。有时候,消费者可能购买的不是产品,而是服务。如果服务品质低、客服回复不到位,这对于维护顾客来说非常不利-淘宝代运营。
想要吸引顾客回访,只有当TA下了第一单,才能为后续的故事发展进行铺垫。从客服基本的回应速度提高,8秒是最理想的速度,避免让买家等待过长时间而流失意向顾客。加强客服的专业培训和服务质量,也是必要的。同时,这也是买家对店铺产生认同感的主要途径。培训客服,都应该结合几大要点,从买家需求、产品专业信息、产品细节、买家疑惑等进行培训,让客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询单转化率。当然在沟通时,应该抛弃原先的扁平化聊天方式,更生动、更接地气,而不是一味选用机械性回复,从而给顾客留下印象,增强黏性。
对于一些快消品的类目,应该保持固定上新的频率,不断的对买家产生吸引力,他们才会回访。有些商家会选择发短信进行营销,也有商家利用微淘文章和会员优惠的体制,增强与顾客的互动,促进老顾客回购。
3、挖掘“个人魅力”
淘宝千人千面的搜索机制,相信大家都不陌生。无论是店铺标签还是消费群体标签,都是由消费者的购物喜好和浏览习惯决定的。当店铺标签已经固定时,平台内渠道流量又有限,就算是开了很久的
直通车,再爆款的产品也总有凋零的一天。
怎样在有限的产品周期内,充分榨干产品价值的每一分每一毛?如果你还总是局限在平台内,在已经到来的2019年,你可能会过的不太好。
自媒体能引流,早已不是秘密。可是对很多商家来说,想把自媒体做好却很难。尤其是那些无才无艺又无颜值的店家来说,他们很难找到做自媒体的突破口。现在也不时兴单靠转载就能“骗”取一部分流量了。
对于怎么做自媒体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,毕竟我每天坚持做的内容也很机械,有没有人看、能不能火全靠运气。然而,做了比不做好、早做比晚做好。前几年diss抖音的人,现在也有一部分都不得不入了坑,开始每天辛辛苦苦做视频。而那些早早入坑的人,早就能卖货、接广告了,现在的我只能望洋兴叹。
如果淘宝卖家想做自媒体,可以把现下能利用的平台都利用一遍,每天定时定量的发发自家店铺的信息、产品理念,或者传播一下隐藏在产品背后的三观、爱好,总能找到和你观念契合的小部分人群,这一小部分人群进店以后就是非常精准的流量。通过自媒体引流,其实就是挖掘个人魅力的过程,用看似社交的方式达成“做生意”的本质。